漫游巴蜀
发布时间:2023-11-30
飞机缓缓降落在西南,抬眼望去,远处是连绵的山,仿佛在向来自平原的我确认:没错的,你已抵达山城。
重庆的房屋,依山而建,排布紧密,高低错落。曾看到网友谈及在重庆,你所身处的一楼是他人的十楼,如今是亲眼见到了。而重庆的火锅,是期待已久。我是个极嗜辣的人,四川的朋友曾力荐我尝试牛油火锅,如今得偿所愿。辣椒和花椒在牛油锅底中翻滚,谈笑声在席间弥漫,涮上几片毛肚,在烟火气中细细品味。看着最终放弃或转投向清汤锅的同伴,我舀起一勺红糖冰汤圆,心想我大抵是能接受重庆的辣了罢,一会可得捎两包底料回去。
次日清晨下起了暴雨,天气预报和我们都始料未及,约摸过了一个小时雨便停了,仿佛这座山城在向我们展示她的变化多端。大巴车停在了长江边,下车眺望,一艘小艇渡过江面,两岸的索道缆车横穿过江在空中相会,大桥上车水马龙。大学四年在江城武汉,一大爱好便是坐轮渡横渡长江,如今身处山城,见到了相似却又不同的长江,颇有时空交集之感。
及至成都,一切都迥然不同了。入目皆是熟悉的平原风貌,春熙路熙熙攘攘,不同的是充斥着的熊猫文化,随处可见的熊猫集市,摆布着诸多熊猫玩偶,大小不一,形态各异,过往行人或也头戴熊猫发箍,不甚可爱。 第二天大早我们去往了玉林。他乡人从前未曾对这个地域有所了解,而后一首《成都》将玉林老街唱响了大江南北。小雨淅淅沥沥,微风轻拂过面,如《成都》所唱到的,撑伞漫步在玉林各巷,眼见在这生活着的玉林居民,或是在菜市预备当天的午饭,或是在路边小馆闲坐吃顿串串香,皆是有条不紊,透着慢节奏的闲适和惬意。而晚间的玉林却是与白天大不相同了。流动摊位排在路边,自成玉林夜市,游客住户往来络绎,烤兔店前皆排起了长龙。坐在烧烤店里,烤苕皮就着柠檬水,于尘烟中和同伴闲聊,处闹中而取静,颇得超尘脱俗的趣味。 若说趣味就不得不提及文物汇集地——博物馆了。成都博物馆二层入馆便是青莲居士的赞诗“九天开出一成都”,不错的,先秦的青铜人面像,汉的铁刀、铜箭簇,宋白瓷,明琉璃、金饰,以至清的粉彩瓷,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锦城的历史文化底蕴。最令我赞叹的是一枚唐时的镂空鎏金香囊。《慧琳音义》中提及此类香囊“机关智巧,虽外纵横圆转,而内常平,能使不倾”,其上下半球以铰链连接,可置香球入内,内部的双环同心圆与半球形焚香盂相接,使得无论香囊如何晃动,装香料的金盂都能保持平衡。如此精巧的设计辅以绝美的葡萄花鸟纹,真真是“肌肤已坏,而香囊犹在”,徒留后人对古人巧夺天工的赞叹。 返程前,我们前往太古里。闹市中矗立着大慈寺,在袅袅梵音中做个虔诚的游客,点上三炷香。成都的茶文化在这里凸显,寺庙内竟有着茶馆,竖牌上书“福水绵长”。在长凳上休憩,一头是茶馆戏曲声,一头是笃笃木鱼声,阳光正好,微风不燥,几只灰鸽盘桓在屋檐边,这惬意的午后令人沉醉,沉醉在茶馆横匾上所写的——“成都味道”中。 别离来得很快,再次在机场等待,脑海中是刻下烙印的山城和锦城,手边提着的是火锅底料和甜皮鸭,仿佛我能把这巴蜀之韵带回家似的。 ——应是无法携带的罢,又或许,是可承载的罢,载走这份情韵和感思。 作者:陈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