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热血铸忠魂 奋进建新功!慈溪检察干警在这场超“燃”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作报告

发布时间:2024-04-29

为贯彻落实省、市“新春第一会”精神,助力一体建强“三支队伍”,展现新时代政法队伍的良好形象,树立学习先进、崇尚先进、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,4月26日,宁波市政法系统第四届“双十佳”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。市委副秘书长、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何慧刚出席报告会。宁波市政法各单位机关和基层干警代表100余人到场聆听。会上,慈溪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侯慧敏作事迹报告。

侯慧敏从检十三年来,累计承办各类刑事案件1600余件,在她心中,任何一件“小案”都是群众心中“天大的事”。

侯慧敏:“今年是我从事检察工作第十三个年头。一路走来,我时常告诉自己,作为一名选择了检察事业的青年干警,就应该用青春的热血映照检徽的光芒,以青春之“小我”融入时代之“大我”。

作为一名检察官,我愿忠诚履职,当好正义守护者。

依法公正办案,是检察官的本职。从检13年,我一直在刑检一线,累计承办各类刑事案件1600余件,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,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。

所谓高质效办案,并非仅仅聚焦于少量“大要案”,其实更多的是要求我们用心、用情去办好占比大、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个“小案”,做到“小案不小办”,因为每一个小案对于当事人而言都是天大的事。我曾受理一起轻伤害提请批准逮捕案件,犯罪嫌疑人70岁,被害人60岁,是邻居,因在巷子口堆放物品影响通行引发肢体冲突,导致被害人轻伤。看似是再寻常不过的小案,但从笔录的字里行间,我却发现这背后的渊源是多年来堵在二人心头的“大事”,二人原本是“亲密的老邻居”,就因为道路通行问题,逐渐产生嫌隙,并在日积月累中引发该案。

我们常说办案要从“开局”想到“结局”,而我希望“结局”是帮助他们从根源上化解矛盾。审查批准逮捕阶段,因被害人的伤残等级还没有鉴定,双方关于赔偿款分歧极大,无法达成调解,如果简单粗暴地以是否达成调解作为是否批捕的理由,只会加深双方日后的矛盾。于是我联系公证部门,启动赔偿保证金制度,这也是我院首例适用该制度的案件。在确定保证金数额时,充分考虑并预留被害人伤残等级赔偿数额,确保被害人能够得到足额赔偿,为被害人服下“定心丸”,并对犯罪嫌疑人定罪不捕。在审查起诉阶段,因案件背后涉及农村宅基地等治理问题,我借力“基层一线”村委会的力量,由村委会就道路通行、物品堆放等问题对双方进行调和,从源头上化解矛盾,最后双方刑事和解,我院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,该案的结局是案结事了人和。

作为一名检察官,我愿践行初心,当好法治护航人。

检察人的初心是公平正义与司法为民,是为法治护航。

在实现公平正义的道路上,除了实体处理公正外,也要求我们不断探索,勇于创新机制来促进公平正义更好地实现,而我也一直在践行这一点。2018年10月刑诉法修改后,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由此确立,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自愿认罪,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,依法可以从宽处理。该制度对于节约司法资源、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意义重大。然而,我们在推进认罪认罚工作的过程中,却发现存在量刑协商时律师参与度不够、控辩协商不对等,以及原本认罪认罚的被告人,在判决之后又无故反悔上诉导致司法资源浪费等难题。为了解决这些难题,我积极参与机制创新,参与推动我院联合宁波市律师协会出台文件,历经数月研讨酝酿、十多次专题论证,创新推出认罪认罚案件“捕-诉-审全流程检律协作、控辩协商工作机制”。根据该机制,律师与检察机关进行量刑协商时,检察机关说明量刑的计算方式和理由,并在相关法律文书中说明是否采纳律师的意见和理由,使得量刑协商实质化、律师作用可视化。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上诉的,检律双方共同释法说理,促进被告人息诉服判,使得上诉率持续降低。创新机制获省级领导批示肯定,被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写入相关文件,成为我院的拳头品牌。

作为一名检察官,我愿奋勇争先,当好示范排头兵。

我是一名检察官,是一名公诉人,只有不断提升履职能力,成为一名优秀公诉人,方能更好地践行司法公平。其实,对于检察人而言,成为一名优秀公诉人也是一种情怀和梦想,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情怀和梦想,我的全国优秀公诉人之旅。

以前我觉得优公赛国赛的舞台很遥远,后来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选拔,我跟自己说,只要不断地努力,踮起脚尖去够,一定能够实现。优秀公诉人比赛含金量之所以高,是因为考察全面,涉及多个项目,一次比赛需要一个星期左右,对选手的身心都是一种考验。比赛项目也跟我们平时的检察工作息息相关,平时多办案、办好案,知识储备扎实,场上才能“厚积薄发”。2022年7月,我以第二名的成绩斩获宁波市十佳公诉人,但我没有就此停下脚步,因为还有新的赛程,而新的赛程也不单单是为自己而战,还代表慈溪,更要赛出宁波风采。我从前一赛程中查找不足,对症下药,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,后以第四名的成绩荣获浙江省优秀公诉人。2023年11月,经过选拔我代表浙江出战,在北京站上优公赛国赛舞台,并荣获全国十佳公诉人提名、全国优秀公诉人,创我院优秀公诉人比赛历史最佳成绩。回望整个比赛过程,我的内心仍有些许澎湃。在我心里,优秀公诉人竞赛不仅仅是竞赛而已,而是一代又一代检察人在追寻公平正义的路上,自我激励、不断超越自我的一种方式。

我们常说“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”,摆放在桌面的优秀公诉人奖牌,也在时刻叩问我“当初为什么出发”。 我想说,优秀公诉人不是终点,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,属于我的公诉人之路,才刚刚启程。未来,我将沉下身子、深耕细作,以高质效履职与法治脉搏共跳动。我,更愿守望世间正义,得遇万家灯火、繁花满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