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溪市人民检察院首次印发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向衔接白皮书》
发布时间:2024-09-27
2024年9月12日,慈溪市府院、府检联席会议暨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联席会议召开,会上,慈溪市人民检察院通报了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开展情况,并首次印发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向衔接白皮书(2023.07-2024.06)》(以下简称白皮书)及典型案例。
一、行刑反向衔接案件总体情况 2023年7月至 2024年6月,慈溪市人民检察院共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485件596人,向行政执法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342份423人。 (一)从关联的刑事案由来看 主要涉及盗窃罪78件90人、危险驾驶罪66件66人、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54件60人、赌博罪和开设赌场罪共计29件38人、诈骗罪26件34人、交通肇事罪17件17人。另外,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,与之相关的罪名总体也居于高位,其中涉电信网络诈骗的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38件40人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9件11人。 (二)从行政监管领域来看 行刑反向衔接案件中涉及的违法行为多发于治安管理、交通管理、电信网络监管、市场监管等领域。其中,在治安管理领域,办理盗窃、诈骗、赌博和开设赌场等违法案件共185件238人,占提出检察意见件数的54.1%;在交通管理领域,办理危险驾驶、交通肇事等违法案件共83件83人,占提出检察意见件数的24.3%。 (三)从制发对象来看 行刑反向衔接案件涉及的行政执法机关呈现多样化态势。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,共计向9家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。制发对象中,公安机关占比最大,其它涉及综合行政执法部门、市场监管部门等。 (四)从办案效果来看 慈溪市人民检察院开展行刑反向衔接工作以来,不起诉后行政执法机关依法给予被不起诉人行政处罚数量明显提高,截至2024年6月,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检察意见书依法对412人作出行政处罚,有效弥补“不刑不罚”的盲区以及可能存在的行政处罚缺位问题,实现政治效果、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。 二、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特点分析 慈溪市人民检察院行刑反向衔接案件主要集中在交通安全、侵犯财产、电信网络、安全生产四个领域。 (一)在交通安全领域 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现涉及危险驾驶和交通肇事两类案件。两高两部联合发布《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》实施后,慈溪市人民检察院移送危险驾驶行刑反向衔接案件66件66人,在公安机关给予行为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行政处罚的基础上,65人被处罚款,1人被行政拘留并处罚款。交通肇事案件中,对交通肇事案件中的关联违法行为,如违反让行规定、不按规定临时停车等行为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》《浙江省实施<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>办法》等规定提出给予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,共计17件17人。 (二)在侵犯财产领域 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现涉及盗窃、诈骗两类案件。盗窃案件共78件90人,诈骗案件26件34人。在盗窃案件中,涉案金额数值一般较小,盗窃的财物主要以易携带、便于转手的物品为主,如手机、电瓶等。在诈骗案件中,除了使用传统诈骗手段的案件之外,还存在多起新型案件,如利用网络直播平台、网络交友软件等实施诈骗。 (三)在电信网络领域 行刑反向衔接案件中与电信网络相关的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案38件40人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9件11人,且案件数量均呈上升趋势。从犯罪特点来看,该类犯罪大多是为上游诈骗犯罪转移资金;从犯罪形式来看,以提供银行卡、电话卡转移资金为主;从涉案人员来看,90后、00后年轻群体涉案较多。 (四)在安全生产领域 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现涉及危险作业罪,共计5件6人,主要为危化品运输、存储等方面。在该类案件的反向衔接过程中,往往涉及多个行政主管部门,如公安部门、应急管理部门、交通运输部门,因所涉及的危化品类型不同,处罚机关、处罚依据等均不同。 三、下一步计划与打算 (一)凝心聚力,形成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新合力 为有序推进行刑反向衔接工作,慈溪市人民检察院将继续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,坚持“双赢多赢共赢”的工作理念,依托“府检联动”机制,强化与各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协作,不断凝聚执法司法合力。通过拓宽行刑反向衔接的力度、广度、深度,做实做优不起诉案件“后半篇文章”,努力形成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反向衔接工作闭环,以“检察+行政”的良性互动,促进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工作规范化、专业化、制度化。 (二)多措并举,开创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新格局 一是健全完善体制机制。在慈溪市人民检察院联合10余家行政机关共同会签的《不起诉案件刑行衔接工作实施办法》基础上,进一步拓展协作范围,实现执法部门全覆盖。二是充分发挥制度优势。针对专业性较强或新类型案件,发挥联席会议等制度优势,及时听取行政机关意见,加强会商沟通、分析研判。三是切实加强学习交流。利用同堂培训、交流研讨等方式,加强对新情况、新问题的学习研究。 (三)创新履职,探索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新路径 依托现有的“浙江省行刑反向衔接协同应用平台”“e检衔接平台”,进一步推进辖区内行刑反向衔接案件实现全流程、全领域线上一体化推送,探索借助浙江检察APP实现跨区域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移送办理。坚持数字赋能,通过行刑反向衔接案件办理,发现社会治理深层次问题,努力实现“办理一案、治理一域”,助推社会治理效能提升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