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化涉企行刑反向衔接 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
发布时间:2025-02-08
为进一步加强涉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向衔接,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近期,慈溪市人民检察院在慈溪市白沙路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,召开深化涉企行刑反向衔接工作研讨会。会议邀请市公安局、市司法局、市人力社保局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市交通局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文广旅体局、市卫生健康局、市应急管理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医保局、市综合执法局、市委网信办、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、市税务局、市烟草局等单位法治、执法相关负责人参与研讨。
议题一:通报2024年行政检察行刑反向衔接数据、涉企执法典型案例
2024年,慈溪市人民检察院共受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590件,其中提出检察意见403件476人,收到回复372件419人。同时,积极与省外、市外行政执法机关衔接案件并制发检察意见书,涉及人员50余人。慈溪市人民检察院还就涉企行刑反向衔接典型案件进行通报,着重对如何适用法律法规确保“过罚相当”、对如何适用自首、退赔等从轻情节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。
议题二:共同学习交流宁波市纪委监委、法院、检察院、司法局联合出台的《关于促进落实“无主观过错不罚”“首违免罚”“轻微不罚”等行政处罚法律规定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》、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《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
目前在涉企执法过程中,对行刑反向衔接案件“可处罚性”的准确把握至关重要,与会人员围绕“无主观过错不罚”“首违免罚”“轻微不罚”等情形开展讨论,如对违法行为“轻微”的判断进行总结式列举,并提出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判断,在作出行政处罚之前,需充分考虑行政处罚对市场主体的影响,避免因过度执法或不当执法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。
议题三:围绕涉企执法中存在困难、建议等进行交流
在自由交流环节,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市交通局、市综合执法局、市人力社保局、市应急管理局、市医保局等相关单位交流了不同领域的涉企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情况,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还就一起涉企串通投标案件进行分享,与会人员对案件中行政相对人是否属于“首次违法”的情形展开讨论交流,各方从专业的法理角度剖析案件基本事实与处理依据,同时也考虑行政处罚的作出对企业的实际影响。会议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逐渐接近尾声,但关于如何更好地规范涉企行政执法、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思考,还将在各部门的实际工作中继续深入下去。
下一步,慈溪市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拓展行刑反向衔接的工作力度、延伸覆盖广度、挖掘工作深度,扎实做好不起诉案件的后续跟进工作,全力构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向衔接的闭环,为营造更加优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。